圆地方”;首透雕双龙交缠,龙口衔环,穿以金丝绳,便於封携带。正面以工整篆书写有“皇帝临位,
作制明法,臣下修伤。廿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宾服——”等字眼。而於其背面,则阴刻文,有“受命於天,既寿永昌”的印跡,周遭涂抹以硃砂与金粉的混合物。
“这玉上的內容,我曾在泰山石刻上见过,虽然有些出入,但意思相差无二。”赵岳凑在一旁看了看,说道:“乃是当年祖龙於泰山封禪之时,用之以祭告上天。”
封禪玉,也即是人世帝皇与上天沟通之物,上头都是些称颂功德的文字,本身內容乏善可陈,之所以有特殊功效,是因为其本身不仅象徵著权柄,也同样是天人感应的具象化,於某种意义上,它本身便是这天宫大阵內部规则的体现,所以先前才能影响那参天金人。
“无论什么等级的印信凭证,也及不上这封禪玉。”陈阳將其收好,又道:“那柄剑的成色也不错·至於其他,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俗物。”
“那可不能浪费。”
张玉琪闻言径直上前,將那柄架子上的宝剑连鞘带剑一齐取下,捞在手中,又微微抽出剑身,观察其刃口。
此剑才只是部分出鞘,就已散发出夺目寒光,將张玉琪半边面颊照亮,仔细看去,只见其上正有两个纂字一一“太阿”。
“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陈阳在旁道:“陆断马牛,水击鹊雁,当敌即斩坚。
虽歷经数千年,亦是难得利器。相传祖龙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看来所言非虚。“
关於此剑,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出自《越绝书》。据传太阿乃是一柄威道之剑,乃是名匠欧冶子与干將联手所铸,这两名剑师称太阿是本有之物,只是无形、无跡,唯有剑气存乎世间,时机到了,方才藉由他们二人之手孕育而出。
当时的霸主普国为得到这宝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