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遗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哦?”
这次出海东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追寻徐福当年出海的踪跡,陈阳听到这个消息,
不免生出了兴趣。
“敢问遗蹟何在?现在又是否方便前去瞻仰?
“彼处距离此地不远。”海嵐道人热情地道:“既然陈掌门有意前往,就由贫道来带路吧。”
说是遗蹟,原来是一棵高大的赤松,高有十余丈,胸径则两丈有余,树皮裂如龙鳞,外表已然枯死,而內里则已石化,中空的主干坚硬如岩,乃是天然的一座树屋。
站在这树前,海嵐道人向陈燕介绍道:“这是先秦时方士一一卢敖的故居。此人本是徐福弟子,曾跟隨徐福出海,后因负伤而留在秦宫为博士。后来焚书坑儒之时,他因害怕被株连,便潜逃回了嶗山,躲藏在此树之中。”
“这赤松不怕斧鉞刀枪,且水泼不进、火点不著。”海嵐道人走到赤松树前,伸手去按那距离地面大概七尺高的一颗树瘤:“想要进去的唯一办法,就在这里———“”
隨著其按下,树皮表面逐渐浮现出一道六边形的暗门,大小只够一人侧身而入。海嵐道人先走了进去,而后陈阳跟著进入,至於其他人等则暂时在外等候。
外表看著地方不大,內中却別有洞天,一道螺旋形的木梯嵌於树壁之上,將此树內部分为了上、中、下三层。
其中最下层表面铺就有一层青石板,而树壁上阴刻著鸟虫篆写就的一篇文章。
鸟虫篆,也即在文字的基础上加之以线条修饰,令篆字呈飞鸟之形,显得高贵而华丽,却也因此变化莫测、辨识颇难。
只见这一篇文章,基本笔画在起笔与转折处附加了许多像是鸟头的图案,所有线条都写成迴环曲折的双线,略作舒捲,又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