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呢。”
伏完望著案头微微捲起的书卷,指尖无意识摩著腰间玉珏,青玉冰凉的触感却压不住眼底翻涌的暗潮。
“令君可知,诸葛亮號称臥龙,与尚书台的那位凤雏,早年曾同隱於荆州水镜山庄?”伏完缓缓回道。
“伏相此话何意?难不成怀疑庞尚书私通刘备?”荀或不悦的问道。
伏完摇了摇头道:“令君不要误会,老夫没有这个意思。
老夫只是担心,诸葛亮字字紧扣经义,却將矛头直指我大魏根基,若天命仍在汉室,那魏王苦心经营的禪让之路,岂不成了千古笑柄?”
“伏相,当年董昭请进魏公时,你在朝堂上是如何说的?可还记著?”
伏完身躯微僵,建安十三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廷议,他当著满朝文武,以“高祖白马之盟”力阻曹操晋封。
此刻旧话重提,他望著荀或鬢角霜雪,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入仕途,那个意气风发、要为汉室中兴尽的荀文若。
“令君是想问,我是否赞同诸葛亮所言?”伏完苦笑一声道。
“正是,不知此时的伏相还有当年的那份勇气么?
伏完拿起笔,犹豫半响还是在诸葛亮的文章上写了这么一句话:竖子不知天命,妄谈兴亡。
荀或看罢,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
“传令下去,”荀或突然开口道。
“將这表章誉抄一份,连夜送往弘农。”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伏完惊愣的神色。
“告诉魏王,诸葛孔明这不是在骂王朗,是在向整个曹魏集团下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