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鲁肃满脸无奈的回道。
“哎,孤明白子敬的心意,既然如此,那么子敬就先迴避吧。”
“多谢主公。”
鲁肃从后门离开后不久,周瑜便进了孙权的书房。
只见他身著素色锦袍,腰间玉带束得紧,衬得身形愈发挺拔,只是眉宇间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
孙权正对著案上摊开的舆图出神,听见脚步声,他抬眼看向周瑜,目光里带著几分探询道:“公瑾深夜前来,可是为了刘备入川一事?”
“主公英明,如今益州刘璋虽还没有表態,但刘备入川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刘璋暗弱,益州內部派系林立,本就如累卵之危,而刘备素有梟雄之志,魔下关张皆是万人敌,更有诸葛亮为其谋主,一旦入川,无异於引狼入室。
届时益州易主,刘备据荆、益二州,凭险而守,那我江东北有强曹,西有刘备,夹在其中,可就危险了。
所以喻还是那句话,对於益州,我们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只有拿下益州,我们才有和曹轩爭夺天下的机会。”周瑜侃侃而谈道。
“公瑾啊,这些话你都说了许多遍了,孤明白你的心思,但你也要想想孤的难处。
如今这江东岂是孤一人说了算的,贸然和刘备开战,那些世家大族们会支持么?
再说我们和刘备还是盟友,若撕毁盟约隨意开战,那岂不是言不正名不顺?”孙权苦笑一声道孙权口中的“难处”,实则道尽了江东如今的权力格局。
孙策去世后,孙权以少年之主继位,虽有周瑜、程普等旧部支持,但江东本土士族对对外扩张多持保守態度。
他们更在意保全江东基业,而非与刘备、曹操等势力硬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