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毅然承担此事,原因在於此事带来的巨大益处——稳固朝局
皇帝被俘,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京师军队不足,瓦剌即將兵临城下,这些是外在的危机,更为危险的是內在的危机,朝局不稳。
主张南迁的,主张议和的,主张打仗的,大臣们意见不统一,力不往一处使,他这个临时监国的藩王,话语权不足,威严不够,党羽更是零。
一个团队如果凑齐了以上的症状,基本完蛋了。
就算未来打贏了北京保卫战,但是那是于谦力挽狂澜,所有史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功绩在于谦而不在朱祁鈺。
朱祁鈺当然也非想要抢于谦的功劳,这仗肯定得于谦来打,自己来打万一打输了怎么办?
他一个清澈可爱的大学生,指挥过的最大战役也就是峡谷之巔十人大战,胜率还不足50%,不能装逼觉得自己是战神附体可以指挥全军,万一打不好,可能就成第二个朱祁镇了。
他是皇帝,他要什么军功?
打了胜仗,后世自然会记到他头上。
他要的是在这次的保卫战中,团结一批人,提拔一批人,打压一批人,最完美的情况是將自己接下来的领导班子,文武两边老中青三代人都选出来。
经过北京保卫战这种事情,他临危提拔起来的人对他的忠诚度会高很多。
咱求的是长生大道,要的是国家昌盛,一道不痛不痒的圣旨能让太后安心,有何不可?你朱见深还能活的过我?给你当一辈子的太子有什么关係?
见朱祁鈺如此坚决,孙太后颇为动容,但是老谋深算的她也明白,朱祁鈺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现在颁布圣旨的话都说出来了,他还是想当皇帝。
谁不想当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