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完成后朱祁鈺来到了后宫,准备面见钱皇后。
皇后钱氏正统七年得到张太皇太后青睞,册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岁。
钱皇后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摘的地方,为人醇善,做事有礼,不管是文武百官,后宫太后对她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都讚赏有加。
唯有一事不足,结髮多年,未有一儿半女,朱祁镇儿子女儿不少,这问题毫无疑问是出在钱皇后身上。
不过在钱皇后这,朱祁镇倒有唯一一个优点,少年夫妻,相濡以沫。
在这年代,无后可谓大过,朱祁镇这辈子没有废皇后,就算是钱皇后瘸了腿,瞎了眼,恩宠却未消过。
有时候想想,天命这个事情实在是玄,朱祁镇这等差劲皇帝,命格却实在是好的不得了。
大明的皇帝,除了朱祁镇之外,多多少少有些曲折多磨,开国的朱元璋是乞丐出生,差点就没饿死,朱棣是造反起的家,造了自己侄子的反,所以就算是有永乐盛世,史官们不少还是说他得位不正。
仁宗监国多年得位便死,宣宗励精图治还是得面对大明最难处理的矛盾,叔侄关係,留了个烧烤二叔的名声。
若是再往后数,除了嘉靖皇帝天上掉了个皇位外也没人能如朱祁镇这般顺遂。
一无父子猜忌,宣宗朱瞻基文治武功都不差,就是短命,父子猜忌的戏码根本来不及上演就死了,朱祁镇自幼受父母疼爱长大。
二无君臣相疑,仁宣二帝的政治遗產何其丰富,朝堂之上文臣武將极其充沛,老中青三代人,先是三杨治国,使他年幼时基本不用担心任何政务,而三杨又“適时適当”的在他成年之前死了,没有权臣与君权的对抗,三杨之后又有于谦这样的股肱之臣扶大厦之將倾,不可谓不是幸运。
三无子嗣之忧,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