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祁鈺坐上了回城的马车,彭时依旧隨行,彭时看著朱祁鈺略有愁容的模样便说:“殿下是因何事忧愁?”
“你觉得呢?”
“岳谦前往探望陛下,现在既然有陛下詔书归来,殿下不必忧心。”
朱祁鈺摇摇头:“非此事也,陛下圣諭,自有太后与內阁诸位决定,本王只管做好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的职责便是了,我忧心的是之前徵兵的事情。”
彭时没想到朱祁鈺现在更操心的是徵兵的事情。
状元郎思考片刻后问:“殿下,您是因为这些民眾粗俗无礼,只管吃喝而无国家大义忧心吗?”
“是此事,但非此因。”
“还请殿下见谅,这些百姓都是些贩夫走卒或者庄稼农户,他们没见过瓦剌人,也没仇恨之心,更没读过书,不知……”
“不必多言,本王並非因此而责怪,我知其局限,也知此为现实。”
所忧愁之事並非他们现在的所思所想,而是如何改变。
吃饱才是当年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是受教育程度,要让国家的潜力提升,得两手抓。
“吃饱饭,就得种粮食,粮食的產量取决於,天时,品种,土地,天时不可控,能掌控的是粮食的品种和种植范围。“”
此时朱祁鈺想到的是在宣宗年代丟失的交趾,对彭时说:“得交趾,兴海运,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大明的粮食產量,若是將来效仿父皇与皇爷爷,下西洋,彭时你觉得这可以吗?”
彭时愣住了,没曾想殿下谋划的这么大,一时间回答不上来。
紧接著朱祁鈺又说:“彭时,若是国家出钱让祖上清白的百姓可以上学,你觉得可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