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截然相反,而且视角比较高,诸位莫见笑。”
“朱兄且说。”
朱祁鈺念到:“天命余躬抚万方,丹心切切慕虞唐。”
嘶
眾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承袭天命的我躬身天下之事,一片丹心为造盛唐气象,这视角何止是高,是太高了,以皇帝的视角来写的诗,读书人狂妄者多也,但是狂妄和造反的边界,大家还是分得清的。
宣德皇帝去世十几年了,而且不以诗词见长,也无心宣扬,所以流传於世上的诗词甚少,这些年轻的书生听过的就少。
唯独在场那几个国子监的博士,听出了些许的不对劲,满面的诧异和疑惑。
眾人的眼神不同,有人惊愕,有人好奇,有人戏謔,有人看热闹,但是目光的终点都是二楼念诗的青年。
“荡荡尧气衍四表,巍巍舜德现华光。”
“千年垂统书中记,得失文渊阁里藏。”
“退朝史馆諮询处,回望文史灿有光。”
上房中的女子带著笑意念:“回望文史灿有光,这人倒甚是有趣,不过这诗是他父亲写的,可惜不知是哪方大儒,若我非女儿身,可与他畅饮一番。”
诗落,崔浩大笑,国子监博士口吃问身边人:“他……他说这是谁的诗?”
“他爹。”
“这是……是宣德皇帝的《过史馆》和《幸史馆》两篇糅合,可是?”
他甚至怀疑了自己的学识,也没敢怀疑眼前风采灼灼的青年是那位。
“陛……陛下!”
眾人不敢置信的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