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我明天去帮你打听打听。”
\n
第二天晚上,朱先生给春妮带回一份价目表:油印机三十五块,油墨十块钱一筒,铁笔十块一支,蜡纸五块钱一套,一套五百张。最贵的是刻字用的钢板,要五十块钱一块,一次买一整套可以打九折。这还是销售员看在朱先生份上给的优惠价。
\n
九折也要将近一百块,太贵了太贵了!
\n
连春妮都觉得贵,方校长更不用说,两人不得不望机兴叹:“要是五十块钱多出一点点,我都能克服克服,从其他地方想想办法,可一百多块啊,这让我怎么想办法?”
\n
“那买教材呢?”
\n
方校长连连摇头:“不行的,一本国文教材少说也是两三块,更买不起。”
\n
春妮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学校得有一台油印机。不说刻印试卷,就是教材也是统一印发的好。让学生们手抄传送,效率低不说,谁知道会不会有谬误?
\n
这里很多孩子在十二三岁左右,更大的都十七八了。不到学校来读书,完全可以当一个劳力用。他们的父母愿意把他们送过来,是作出了很大牺牲的。
\n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可能读不到两年,略识几个字就要回去干活。回去之后,恐怕没多久这些学来的东西就会忘掉。此时如果有一本课本在手边,温故而知新,肯定会更好。
\n
这些孩子们来了之后,承包了学校所有的杂活,有巧手的女孩子还剪了窗花贴在窗户上,还有学生给她义务看凉粉摊子,算帐计数一点不马虎,有空还趴在凳子上,用折好的树叶练习新学到的字。后面学校让他们做木马,他们顶着那么大太阳,也高高兴兴地做了,不叫苦不计较,早熟乖巧得让春妮看到了她小时候。
\n
春妮想让他们过得更好一点。
\n
“要不我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机器吧?”春妮说:“机器的主体是木头,不难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