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说起高大海,大伙又是一阵沉默。有些人,他在时不觉得如何好,等他走后,有了后边这几个合伙人的好处,才知道高大海的好处。
\n
人有时候就是一口气顶着,那一口气泄了,马上就塌得不知道哪去了。高大海在时,他们学校买粮食不用操心,现在么,学校的食堂采买交给了李德三。这家伙成天在各处码头上转悠,买不买得齐,得看天意。
\n
何况现在粮商奸得要命,买来的粮食淘出来一小半都是石头。为此,学校不得不多聘了一名妇人专门淘米。
\n
有时候他实在买不到粮食,厨房只能往窝头里多团点野菜,混个肚饱,嘴里尝到点咸味就不错了。也幸好海城临海,学校至少不用操心买盐的问题。
\n
光是这两千多张嘴巴,已经足够为难他。所以,买煤的事,春妮不好再放手。
\n
后边再去张庄,春妮跟王大嘴和王保全又见过几回面。村长竟真看在大嘴的分上给他们每公斤再便宜了三厘,这是喜事。
\n
叫人唏嘘的是,大嘴说,赵大麻子在来海城的路上,染上痢疾拉死了,还有陈有根,刚旱那会儿,卷了寨里一些粮食,自个儿悄悄跑下了山,多半也是死在哪了。
\n
春妮想起才从家乡逃出来那阵子,她碰到这几个伤兵,彼此扶持相携走出那百里黄泛区,想起那会儿大嘴对她和夏生的照应,对他话里的不尽不实之处没有再追问下去。
\n
“听说,高大爷回了乡下,应该比城里要好吧?”
\n
“至少不愁粮食吃。”王老师说了一句,大伙又沉默了下来。
\n
高大海愁不愁粮食不好说,但外边哪里没在打仗?
\n
否则租界人这么多,物价这么高,为什么大伙都挤在这不走,人还越来越多?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