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都买了过冬用的煤,托您的福,我们还造了个锅炉,让学生们以后随时能喝到热水了。我可是跟学生们说了,这都是付先生——”
\n
付鸿民摆摆手:“好好好,别说了。周景山你知道?我等会儿写个条子,你去找他。”
\n
“您说书法大家周景山?他老人家也什么时候也来了海城?”方校长大喜过望,忽而又犹疑:“可我听说周老先生的眼睛……”
\n
周景山是当世有名的书画大家,他不止毛笔书法了得,前朝覆灭之后,西学之风渐盛,老人家打破门户之见,主动练起了钢笔字,一手硬笔字也十分有名。然而传闻其晚年患了眼疾之后,几乎不再执笔。若他愿意为字帖写范字,那他们的字帖定然会未卖先火。
\n
“就是他。”付鸿民道:“他来海城求医之后,眼疾已经好了不少。对了,你去求字,不要一开口就说要买。你不要提我,只说这些字帖的收入全部用来补贴学校学生,那老头就是还瞎着眼睛,也肯定会答应给你写。”
\n
方校长:“……”是不是想当大官,首先要够不要脸?
\n
第123章 123 名气
\n
跟付鸿民合作开发的字帖赶在年前, 海城中小学生放寒假那会儿上了市。
\n
本来周景山老先生很爽快地写了范字,海城有的是雕版高手,只要出的价钱合适, 做一副好雕版, 一点问题都没有,然而,好事总是多磨。
\n
方校长那天在付鸿民面前说的话,不全是编来周旋他。春妮建议的硫酸纸造价过于昂贵,华国工业几乎等于无。因而,浓硫酸也不易得,而且那纸一般用铅笔来绘制建筑图纸, 韧性太差,钢笔笔尖一钩上去就是个小洞, 做描摹用的纸还差点意思。
\n
如果能有其他材料替换,自然更不错。
\n
他们找了几家造纸坊,最后是杨大强从油印的蜡纸上得到灵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