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精明地讨价还价:“我这里住的人可不少,我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n
跟这种唯利是图的家伙打交道真是不愉快。
\n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春妮最终花费一个半馒头的代价换来了贝格先生的帮忙。
\n
如愿看到普尔南老先生标志性的大胡子出现在贝格家二楼的窗台前,听见他沉稳地向自己报平安的声音,春妮这一口从旧年提到新年的气才算真正松了下来。
\n
普尔南说,附近三条街道的犹太人都被集中在了这一条街上居住。因为房间有限,几乎所有房间都被摆上了上下两层的架子床,男客一间,女客一间。米妮不得不跟外祖父分开,同吉拉太太挤在一张架子床上,住到了女客那边。
\n
倭国人将人集中看管起来,原本就不可能给他们多好的待遇。他说的这些事,春妮也听说过。普尔南又说,倭国人收走封堵了灶火等物,只留下几个灶眼,所有物资一律配发,不许人私自开伙烹饪。
\n
倭国人这么做可能是为了防止他们制造危险物品,或是害怕人员密集引发火灾。之前他们关押敌侨就这么干过,春妮早有防备,所以她今天带来的都是馒头,卤肉这类不需要再次加工的冷食。
\n
普尔南又说,灶眼太少,他们不得不排队使用灶具,因为用灶的人太多,每个人每天最多只能吃上一顿热饭。米妮的身体原本就很弱,被关起来之后,已经因为吃冷餐食生过了两场病。
\n
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年冬天太冷,社区不少人生病。倭国人答应他们,可以在院子里烧炭取暖,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接触到的热源。
\n
春妮听明白了,米妮现在急需吃到热饭热菜。
\n
她想了想,问普尔南:“你们那现在有没有洋火桶?”
\n
所谓的洋火桶,就是拿洋铁皮做的铁桶,也叫铁桶炉子。跟一般铁桶的区别是,它的桶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