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225章 225 土地
\n
刘家村地贫民穷, 乡民们碗里一年到头见不着点油星儿也有好处。据几个跟春妮搭话的婶子说,离村子最近的碉堡有小二十里地,因本村没有乡贤出头筹资, 到刘家村的几乎没什么好路。倭国人就刚来的二三年来得勤些, 翻过两回车,后来就只有几个伪军下乡走几回。
\n
但能当伪军的又有什么好东西,吃喝嫖赌他们不一定人人都干,但所有人中,贪馋懒拙少说四样占了二三样,倭国人再一撂手不管,他们更是懒鸟不搭窝——得过且过。
\n
而今倭国面临战败, 听说碉楼里人心惶惶,上边人截留军饷到处搞钱, 下边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找出路。有些倭国士兵领不到兵饷饿肚子,见到本地人春耕种粮,还有偷偷来给他们种地,但求一口粮食活命的。
\n
前头几年倭国人凶神恶煞的名声算是被他们败了个干净, 就连刘家村这等地僻的小庄子也敢对据说偷偷被倭国军官送回来的洋花指指点点看洋相。
\n
春妮东家串西家,听来不少虚虚实实的传闻。也不禁感叹, 原来兵书上所谓的兵败如山倒,是这个模样。而今乡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便是,等政府军回来后, 该怎么处置那些倭国人。无一例外都说要杀头,还要排成排推到刑场上, 一刀斩下泼天红彩,叫乡亲们来看个精神。看完杀头洗完地,就着场子演三天大戏……
\n
刘保长如今彻底失去威信, 家里这两天勤来不少说要借针借线,借油……倒没人敢开口借吃的,只是婆婆娘娘来往不少人。刘保长媳妇懒得接待,一律都丢给王妈叫她应付。
\n
春妮蹭在边上,几方言语对峙,倒把这件惨事的始末弄了个清白。
\n
按王妈的说法,洋花的事确实是意外而生。刘保长家在抗战前就是刘家村的首富,族长之家,他当不当保长,也是刘家村的实际话事人。当年倭国军官来刘家村刮地皮,在刘保长家歇脚的当头,撞见从未婚夫家回家的洋花。洋花在伯伯家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