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抄寺庙钱粮,逼迫青壮僧人还俗,甚至在南方,官府执行的更加彻底,因为这是宋缺起家的地方。
而恰巧,南方正是佛门势力最为雄厚的地方,这一切还得追溯到前朝梁武帝崇佛,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道尽了多少世事的兴衰,其中也可以看出佛门势力的强大。
但是现在,这些情况都得到了遏制,佛门的钱粮,人口,田亩能极大的补充新朝的财政空缺,即使有官员信佛崇佛,但面对这黄澄澄的金子和铜佛,没有几个人能淡定。
在钱财面前,佛又算得了什么?
敢问佛祖,他有几个师?
就算是朝廷吃大头,下面的官员拿小头,也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这便是堂皇大势,上下一心的推行下,灭佛的意志得到了极为彻底的实行。
可谓是,佛门跌倒,朝廷吃饱。
积蓄了数百年的钱财,没能献给佛祖,全都便宜了朝廷。
这样的大礼包,可遇不可求,韭菜也只能割这一茬,以后,佛门再想积蓄这么多钱粮已经很难了,就像是宋明以来,没有君主再盯上佛门。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划不来,佛门的钱包都被前面的皇帝榨的差不多了,就算是有寺庙很有钱,但要为了这些钱去动摇民心,得不偿失。
当信仰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信仰也是民心的一部分。
原本,道门也是能做到,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葬送了东汉王朝,再到后面的五斗米教,道门便逐渐躺平,主打上层路线,该宅的宅,该炼丹的炼丹。
宋缺崇道抑佛,也不会有东汉的黄巾之乱,因为现在的道门四分五裂,有楼观道,茅山宗,天师府等等一系列道门大宗。
这些教派路子都不一样,很难拧成一根绳,自然也造不起来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