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率南京营兵前往浙江,配合老將卢鏜抗倭。他不顾侯爵之尊,数次冒倭寇炮矢带头衝锋。屡立战功。
军报传到京城。嘉靖帝对李庭竹大加讚赏。
但为了防止开国勛贵之后死於东瀛小邦强盗之手的难堪事发生,嘉靖帝下旨南京世勛不得再亲自带兵抗倭。
李庭竹这柄宝剑只得收回鞘中,之后一直蹲在南京城。
言归正传。
校场上,四十岁的李庭竹正在跟二十多岁的刘世延试射佛郎机炮,测量弹著点,编纂《炮銃会编》。
二人不能去抗倭的战场一展身手。也只能通过编纂火器书籍的方式为抗倭出力。
年轻的刘世延不似老祖刘伯温。对於诗词书画一窍不通,却武艺高强。
一名营兵稟报:“稟侯爷、伯爷。新任南京锦衣卫千户林十三求见。”
李庭竹道:“带他上来。”
林十三来到两位上司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並奉上了自己的履歷。
刘世延翻了翻履歷,一脸不屑:“才四年多光景就从堂贴校尉升到了千户?蛮有门路啊!”
“那些打过仗、流过血、立过功的明军袍泽都不见的有这么快的升迁。”
林十三拱手:“回伯爷,属下也打过仗。”
一旁喝茶的李庭竹眼前一亮:“打过仗?什么仗?”
林十三朗声答道:“嘉靖三十五年夏,属下曾率一百袍泽,在盱眙县与抗倭名將瓦氏夫人、月空大师並肩作战。”
“后又在松江海域遭遇倭寇八幡船,陷入重围。本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幸得卢鏜老將军率战船增援,合力赶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