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的矛头本来对准的是杨博。现在参劾奏疏上完全不提杨博,矛头转向了高拱。
高拱从嘉靖二十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以来的所有烂事儿,全都被京官们扒了出来,写到了奏疏里。自然,少不了要添油加醋。
陈联芳的奏疏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自古明君不护罪师”。
仿佛隆庆帝不严惩高拱,就成了天字第一號的昏君。
做官嘛,轿子眾人抬。一旦犯了眾怒,那就等著被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吧。
不及半月,京城官场似乎形成了一种风潮。谁不上奏疏骂两句高拱,谁就是不合群,谁就是与整个官场为敌。
连晋党不少在京察中受益的官员,都被逼无奈背刺老高,上了参劾老高的奏疏。
高拱这一遭.玩完了。
隆庆帝是大明帝国的大领导。大领导不能为了一个关係好的下属,跟全单位的下属闹翻。
何况这个大领导还是新官上任。性格孱弱敦厚,完全没有前任领导的手腕与魄力。
隆庆帝踟躕再三,做出了帝王的决断——捨弃老师高拱。
勒令致仕!
林十三是开海派的打手之一。开海派最大的首领失势,他自然担忧。
不过他在官场混了十几年,深知朝廷政潮如海潮一般,来了去,去了来,永远不会停歇。
故而,这场政潮完全没有影响王小串和赵家公子的婚礼。
林家该嫁女还得嫁女。
赵知县在京城没有宅邸,故狗瘠薄胡同的林家老宅成了喜宅。
王小串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