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咱们的任务是驻扎,建立要塞!要是只打一场特种突袭,打了就走,那还好说。”赵翀活动了一下手腕,发出咔吧的声响,“但咱们是要在这里扎根,建一个永久性的前进基地。”
这种战略目标下,一条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地面运输线,就成了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冰河部落距离东边的大海不过五公里,但距离西边的时空门基地,直线距离足足有一百七十三公里。
“是啊!”余启文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一百七十三公里,听着不远,但这一百多公里可不好走。”
他们的任务非常艰巨,通往海岸的四分之三的路程是平坦的冻土雪原,推土机开过去,清理出一条通道就行。麻烦的是剩下那四分之一。
剩下的十分之一是一段长达四十公里的崎岖山脉,混杂着远古时期留下的地质裂隙和冰封的河道,最高处与海平面的落差超过八百米。
后勤部的工程师们吵了好几天,最终拿出两套方案。
方案一就是绕路。部队多走两百多公里,绕过整个山脉区,安全,但耗时耗力,运输成本也高。
方案二则简单粗暴了趣多,直接从山脉中间炸开一条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兔子的工程部队就喜欢干这个。
听到不好走,余启文闻言笑了:“那边讨论那么久,我估计要开善建路跟绕路双行了。”
“咱们骨子里的基建狂魔基因在蠢蠢欲动了。”赵翀打趣道。
在极北之地建造道路,确实让人头疼,但也必须干。
工业时代,三通一达中的道路交通是影响工程和基础建设非常重要的指标。
道路交通越好,后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