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战机的发动机,性能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背后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结晶。
百分之二十的提升虽然有材料取巧的嫌疑,但这也已不是改进,而是脱胎换骨。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辛苦。”李卫国安抚道,“我这不是跟你商量嘛。研究所的功劳不会忘记的,你让他们放心!”
“咳咳……好,我知道了!知道了,发动机还是按照老规矩来,不过私下不对外公开的表彰之事,绝对不能少,为了让新发动机出厂,我可是给发动机厂许诺了不少好处。发动机厂的全体员工也很想进步的!”
“放心!其他的还按照战略模糊处理。”
众所周知,东方为了掩饰武器性能,很多时候都搞一些模糊化处理。
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的99坦克,跟升级的99改完全不同,跟99a更是一个新车。
和99a改又是一个全新的车。
导弹领域的霹雳15虽然都是霹雳-15,标注的就是作战距离150公里,但是第一批次的跟后续批次的战斗力完全不同。
打印机对此很有话说!
军事装备跟飞机领域特别需要反向虚标,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东大从来不会学习隔壁老鹰,有点武器装备就大吹特吹,gbu-57钻地炸弹虚标多年,吹的所有人都相信这玩意无敌。
然后搞了一次午夜之锤行动,然后直接被嘎嘎打脸。
很多武器装备性能宣传的非常离谱,最后实战的时候特别拉胯。
这是非常影响战略布局的。
东大对军事装备的性能,很多要么不选择公开,要么就是有选择性的公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