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那时候,如果有去外地做工程的活儿,比如修河、公路、铁路这些,大家都抢著去。队里有规矩,出去干活的每人每天能得十二分,有的每天还能多拿两三毛钱呢!在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诱惑啊!虽然这些工作和生產队的粮食生產没啥关係,但大家都能参与以工代粮的粮食分配,这多好啊!
壮劳力一年到头,除去阴雨天和人情往来,再算上偶尔生个小病,能干的活也就大约300天。咱就按这300天来算,每天能挣个零点二元,一年到头也就挣到60块钱。可別忘了,全家人从生產队分得的粮食、柴草、油料这些,都得按国家定价扣钱。那家里有三口人或更多的,光靠一个劳动力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用的。
这些农户常被称为“缺钱户”。他们平时主要靠养些猪羊之类的家畜,卖了换钱还给生產队。那些家里有常年病人的特困户,只要申请生產大队批准,就可以不用交钱,直接分粮。这样他们也能过日子。
当年生產队的收入,主要靠卖给国家的粮食,还有社员的口粮钱,再加上卖红薯、黄豆、猪肉等赚的钱。征粮是不用给钱的,所以主要是靠这些来挣钱。
早些时候,每个工(十分)的报酬才一角四分钱,后来每个工的报酬涨到了两角钱。这么算来,每个工分(一个工十分,每分就是一分)就能挣到二分钱。
以前二分钱就能买盒火柴,食盐一斤得一角四分,还买不到二两。用五角钱可以买快七两的猪肉,再添一角钱买二斤韭菜,全家人包水饺吃就像过节一样。这五角钱的猪肉,平时哪里捨得买呢!那时候钱虽然不多,但买东西比现在划算多了。
所以说在农村秦京茹累死累活的干一年也就三四十块钱,都不够许大茂半个月挣的!別说秦京茹自己,就是一家子七八口人一起算上都顶不上许大茂三个月的。这就看出差距了,为什么农村的都想嫁到城里,日子真的不同!
秦京茹相亲回家就跟家里人摊牌了“我还是想嫁给许大茂,虽然他不能生孩子,但日子过的好。你就说这房子,今天我去相亲那家,五口人住的那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