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在右翼与司法机关的阻挠下被驳回,抑鬱症日渐加重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可他依旧不遗余力地挡在拉·罗克前方。
为了防止拉·罗克出狱后重掌权力,德夏內尔大力推进了对“火十字团”“法兰西行动”等极右势力的解体,还在背后设下种种障碍。
“恐怕,去年那场刺杀我的阴谋,也出自他之手吧。”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官方也將其定性为疯子的独断行为,但拉·罗克对此深信不疑。
若不是吉內梅尔当时出手及时,自己此刻恐怕早已长眠黄泉。
拉·罗克拿起笔与笔记本,立誓:若有朝一日能掌控法国,德夏內尔绝不会善终。
他正在写一本书,整理自己为何发动沙龙暴动(当然略去了“被推成主导者”这一尷尬部分),以及他所描绘的法国未来为何物,以向世人宣示。
儘管这行为颇似正在美国与迪士尼、伊沃克斯共谋新作构思的希儿,但对拉·罗克而言,却是势在必行。
两年前,他因沙龙暴动一举成名,超越莫拉斯、布卡德等竞爭者,站上了法国极右的最前列。
既然他所走之路必將成为极右与新法国的未来,那么,他便有责任將这条道路清晰地梳理出来,向他人昭示。
比起墨索里尼那混乱且含糊不清的法西斯主义,他的思想更需要一个具体而有吸引力的重塑。
“反犹主义,果然还是得加上去才行。符合右翼的口味,凝聚起共同的仇恨,也能带来社会的团结。”
虽然他曾对德雷福斯口出恶言,但那只是当年在战败的愤怒下失控而已。实际上,拉·罗克並不像其他法国极右分子那样,对犹太人心怀恶意。
可大战之后日益高涨的法国反犹情绪,让这一立场在他看来极具实用价值,而放弃则收穫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