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道夫话音刚落,那“棍棒”便喷吐出白烟,带著尖啸直奔目標而去。
“哇哦。”
在那枚火箭准確命中目標钢板,並隨之爆炸贯穿的瞬间,阿登纳惊愕得张大了嘴。
“哈哈哈!怎么样,总理阁下?大战时用的反坦克步枪实在是后坐力太强、威力也不稳定,各方面都难用。但只要有这铁拳,我们就能从远处高效摧毁敌方装甲车和坦克!”
这正是聚能战斗部的威力。
至於为什么现在就有了聚能战斗部?其实研究这一技术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而且最早就是德国启动的。
『好像最早是1792年,矿山技师弗朗茨·巴德(franz
xaver
von
baader)为了增强炸药威力而尝试了类似概念?』
1888年,美国人查尔斯·e·门罗(charles
edward
nroe)发现了今日聚能战斗部理论的基础——门罗效应;而1910年,德国的埃贡·诺伊曼(egon
neunn)又发现,在炸药中刻出圆柱形凹槽,可以对钢板造成穿孔。
因此,这项理论有时也被称作“门罗-诺伊曼效应”。
不过就像以往一样,这两位的成果无人关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重新受到重视。”
而汉斯,仅仅是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了它的价值。
“......我真想打开副总理的脑子看看,怎么能不断想出这种恐怖的武器。”
“別人看了还以为我是战爭狂呢。”
“不是吗?”
“当然不是。”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