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作了啊。”
刚来美国那会儿,为了追寻新生活,他吃尽了苦头。
20世纪初的美国,虽然没有旧俄国那么混乱糟糕,可“美国梦”这几个字,也远不像听起来那么美好。对於贫穷的移民来说,这片土地从来都不是什么友善之地。
更糟糕的是,他的祖国变成了苏联,连带著他和其他俄罗斯移民也被当成了“红色分子”。
尤里作为一名一战老兵,他和同伴正是为了逃避那些才来到美国的,可现在却不得不忍受那些冤屈。但没有人关心他们的遭遇。
在这片土地上,冤屈的人早就多到数不清了。
即便受到fbi和警方的严密监视,尤里和其他俄罗斯移民仍咬牙挣扎,只为了能活下去。而就在这时,一位已转行做牧场主的“沙皇”在美国创办的尼古拉牛奶公司也开始进军本地市场。
尼古拉二世,为了赎回自己无能所造成的过失,將那些在美国苦苦挣扎的老臣与百姓僱佣为员工。尤里这位曾经靠工厂日薪餬口的男人,也得以成为“罗曼诺夫乳业”的牛奶送货员。
毕竟,比起在工厂辛苦劳作,这份工作更稳定、收入也更高。
更何况,尼古拉二世对自家的牛奶质量极为自豪,从不容忍像那些出卖良心的“洋基佬”那样在牛奶里动手脚。
他不仅严格把关每一瓶牛奶的质量,还亲自考察各地牧场才签订供应合同。
与那些还在用马车送奶的美国本地乳品公司不同,为了提高效率,“罗曼诺夫乳业”甚至统一了专用送奶车的最低標准。
“要是当年在俄罗斯也这样做就好了。”
若真如此,俄罗斯也许就不会变红,自己也不会被迫离开那片熟悉的故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