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公里都让敌人放成千上万人的鲜血!”
卡尔少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他也觉得,李斯特的这番见解,原则上没错。
经过三个多月的血战,这场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已经隐约意识到一点真理,那就是在阵地战当中,进攻方要额外吃很多亏,而防守方则占尽便宜。
进攻方想要不吃亏,就得靠运动战,靠迂回包抄,找到防守方的薄弱点,然后把防守方的坚固节点包围切断后援。
但如果是没有包抄迂回的空间、只能正面硬冲的场合,进攻方就必吃大亏。
如今的敦刻尔克-德潘讷-尼奥波特-奥斯坦德一线,就是最典型的“谁进攻谁吃大亏”局面,因为洪水泛滥和北海的阻隔,整整四十公里就一条路,完全没有操作空间。
这么有利的战场,就算要有序撤退,怎么也该让法兰克人再留下10万条人命吧?
“鲁路修中尉,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还坚持我军应该直接放弃尼奥波特么?”
卡尔少将觉得正好趁这个机会考一考鲁路修的成色,也就不急于直接否定其建议,还给他一个详细阐述见解的机会。
鲁路修也料到必然会有这么一遭——自己之前那些神乎其技的出谋划策过程,都是在李斯特上校面前显露的。卡尔将军没有亲眼见过,总会有些狐疑。
当然要趁这个机会,在将军面前亮点干货,震住将军。
这样以后才能得到更稳的发展环境。
于是鲁路修冷静地整理了一下语言,侃侃而谈道:“利用无法被迂回的地形、给予被迫投入强攻的敌人以重大杀伤,这当然是兵法正道。但这种想法,可能漏算了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