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
既然隆美尔才是最终空降的直接责任人,鲁路修也必须跟他确认敌我情况,确认隆美尔有信心执行这个最危险的任务。
隆美尔确认了长官的总结:“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所谓的‘城内有3万军队驻守’,这个只包括敌人的陆军。但港区内还有布国海军的水兵,有时候会上岸过夜,然后守卫岸防炮要塞的,是法兰克的海军——
法军当初把敦刻尔克的城防移交给了布军,但没有把自用的装备留给布军,那些岸防要塞炮是搬不走的,布军也不熟悉操作。这两部分加起来,也有好几千人。”
鲁路修最后反复看了几眼地图,然后默默卷了起来,一边跟隆美尔讨论:
“那如果我们按那个计划端掉敦刻尔克港南北两侧的岸防要塞、把敌人对我方列车炮和大贝莎威胁最大的岸防炮都灭了,你觉得我们外围两个军的友军,多久能冲进来接应我们?目前还有什么其他堵点么?”
隆美尔想了想,皱着眉头分析:“按照上面那些将军们的决心,之前一天推1~2公里肯定是可以的,再快的话,得看他们的决心。前面半个月,上面一直是缓攻,以控制伤亡为主。真发狠的话,速度再翻倍也不是做不到。
所以最快的情况下,岸防要塞被端后,友军可能要48小时才能推到海边,快的话,可能是24小时——这里面还有一个变数我们没法评估,那就是敌人的士气变化。
有没有可能,当敌人看到从天而降的我军、突然取得了重大战果、让他们陷入腹背受敌后,敌人会军心崩溃呢?如果出现连锁的惶恐、投降,进度就有可能大大加快。
如果敌人被偷了背后要塞都临危不乱,那我们就真得做好拿下要塞后、再就地固守平均30个小时的心理准备了。”
鲁路修想了想,觉得隆美尔的见解有点保守。敌人真要是受到了那么大的挫折,怎么可能士气完全不受影响、不崩溃呢?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