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蔺老在,果然是一片欢声笑语。
\n
约摸半个时辰后,蔺老起身要走,抬手拍了拍江浔的肩膀,眸光带笑道:
\n
“此番就是担心你少不更事,来替你掌掌眼,如今都瞧了,好得很,老夫这就走了,拓碑去!”
\n
蔺老说着,连连摆手,也不给江浔送出门的机会,风风火火就走了。
\n
江浔才起身,蔺老的人影都已经瞧不见了。
\n
他无奈摇了摇头,这世间大抵也只有老师还会用“少不更事”来形容他了。
\n
这般想着,江浔又觉心里暖洋洋的,一回头,却见沈嘉岁一脸好奇地望着他。
\n
“阿浔,上回我初见蔺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在大昭寺拓碑,这里头有何学问吗?”
\n
江浔点了头,温声解释道:“那些石碑都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留下的瑰宝,原是散落民间各地的。”
\n
“当年圣上要授老师‘太师’一职,老师几番辞而不受,言其志不在朝堂,而在学术之传承、育人之伟业。”
\n
“较禄位之享,承继学脉与教诲学子才是千秋之功。”
\n
“后来圣上成全了老师,老师便担任了国子监的博士,而后又从民间各地搜寻散落和蒙尘的石碑,将它们妥善保存于大昭寺中,修复拓印,编订成书。”
\n
“而那些石碑越集越多,久而久之成了碑林,也成了大昭寺一景。”
\n
沈嘉岁闻言,不免惊叹出声,真心实意地说道:“帝师他老人家当真是个在名利场里写诗的人呢。”\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