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后来,此事便一直由稷儿代劳,他也听稷儿提起过,说远在越国的姑姑很是思念故土,日子过得不易等等。
\n
皇妹传回来的书信至今还留存于内库之中,随时可以调阅。
\n
至此,盛帝心中对长公主的话已信了六七分。
\n
而在长公主到来之前,盛帝已向蔺老问过话了。
\n
与长公主的回答截然相反,蔺老承认了当年与容太妃的旧事,但安宁郡主选婿之事,他只说毫不知情。
\n
二人的回答皆合情合理,莫非这一切只是崔道元捕风捉影的臆断?
\n
思及此,盛帝缓了口气。
\n
皇妹方才毫无预兆提及稷儿,着实叫他心神大乱。
\n
无论如何,皇妹到底是染指了储位之争,于其间推波助澜,就算没有不可告人的私心,也是身为天子的他所无法容忍的。
\n
至于帝师......
\n
盛帝偏头去看还搀着他的蔺老,曾经那个风雅博学、惊才绝艳的儒师已两鬓见白。
\n
当年父皇为诸皇子择师,他对蔺学士仰慕已久,但前头还有最受宠的皇弟在,他不敢心生奢望。
\n
谁知皇弟择了与宸妃沾亲带故的一位学士,倒叫他捡了便宜,成为了蔺学士的学生。
\n
他原还担心,老师心中早就中意皇弟,对他这个不受宠的皇子根本看不上眼。
\n
谁知老师数年如一日悉心教导于他,每每循循善诱,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n
故而,即便老师未曾在当年的诸位之争中助他什么,他却始终心怀感激与敬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