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有些似笑非笑地望向她。
\n
“我说到此处,你可会觉得他是个轻信于人的蠢钝之人?”
\n
秦九叶摇摇头。
\n
“不是所有人都似你这般,将良知的泯灭当做聪慧,将善意与勇敢当做愚蠢。”
\n
沙哑的笑声响起,吸饱墨汁的笔肚吐出一滴墨来滴落纸上,洇出一片磨痕,提笔之人却浑然未觉。
\n
“他们来到后山的那天,我就藏在茅屋后的石板下。石板隔不住我的耳朵,他们每一个人的声音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说出口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得。”过往记忆在讲述者胸臆间翻涌,令他发出沉重而不甘的咳喘声,“整个书院背后是远在都城的半个襄梁朝野,却没有一个人在此时为孙家进言半句。天下第一庄里高手无数,却无人敢反抗狄墨说的半个字。而我的老师不过一介书生、没有半点拳脚功夫,却能对着那些人逐句驳斥,说他们是贼仁戕义,嘴上是天下、心里是自己,连做人最基本的良知都没有,只不过是仗着手中刀剑屠戮弱者、仗着世袭的权力倾轧异己。他悔为书院做事十余载年,今日若是身死也算偿还了这笔业债。”
\n
一语作罢,好似呼出了肺腑之中最后一口浊气,公子琰缓缓搁笔,抬手摩挲着那张最普通不过的黄纸,未干的墨迹沾染了他的指尖,转瞬便又干涸。
\n
“我的老师只教了我一年丹青。丹青不是野心所归,他也不是桃李遍朝野的帝师太傅。一意孤行进入山庄之后,整整七年我都没有回去看望过他。我少时志存高远,自以为有这世间最崇高的抱负,对他教授的丹青星图、民俗风土之事嗤之以鼻,在书院时甚至未曾好好对他行过大礼。但救起我的那一夜,他却对着一个七年未曾谋面、已经年逾三十的我说,我永远是他的学生,而老师保护学生从来都是天经地义的。”
\n
十指在桌案间收紧,他那双早已干瘪的双目流不出一滴眼泪,声音却因哽咽而越发沙哑。
\n
天边最后一丝光亮褪去,世界坠入一片沉郁的蓝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