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齐发,在?离县城不足半时辰海路的距离时,更有别处而来的木船合流,浩浩荡荡,足有大几十艘之多。
\n
船头俱都饰以彩漆,涂绘鱼眼,有的红有的绿,有的紫有的黄,有的鱼目暗含凶相,有的大眼睛略显憨厚。
\n
那飘扬于空中的四角帆更是?五花八门,有的簇新,有的泛黄陈旧,还有的打了大大小小一串补丁。
\n
这样规模的船队在?九越县并不少见,但一齐驶入县城码头,留意到此处的陆上?人仍是?吃了一惊,有人不由?道:“这些水上?人是?今日约好了一道进城?过去?走这条路的最多是?些载客的艇子,怎的这会儿?把家里的住家船都驶来了。”
\n
码头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很快就有听见这话的好事人同他解释,“你也?没少在?码头上?来去?,怎的消息如此不灵通?没听前?些日子衙门的官差在?大街上?念告示,说是?朝廷颁令,为奖赏去?年?那批掏钱买荒地,垦荒种咸水稻的水上?人,特许他们改贱籍为良籍,这些个水上?人,估计都是?为此事来的。”
\n
“真的活得久了,什?么都能看到。”
\n
一腰背微塌的老?汉在?旁边悻悻道:“过去?这帮‘曲蹄子’上?岸穿鞋都要挨罚嘞!现今世?道变了,他们倒要踩到咱们头上?来。”
\n
靠得近的汉子默默挪下脚跟,好离他远些,这老?头子八成?是?老?糊涂了,水上?人就在?眼前?,人多势众,他说这个怕不是?想挨揍,自己还是?赶紧快走几步,省得一会儿?老?糊涂挨打,反倒要连累旁人。
\n
或许和这老?汉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是?与过路汉子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n
水上?人要想改籍,就得种咸水稻,那些咸水荒滩皆在?僻远的海边,若想耕种,还需有船方可,给了他们,他们定也?不乐意去?,说白了,今后的日子不还是?井水不犯河水。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