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在大队部经常看到一些穿着解放军服装又没有解放军的标志的一些干部来来往往进出大队部。这些干部们都神色严峻,有时他们还白天在大队部开会,这时候出来一位干部严肃地对我们小伙伴们说,走,到别的地方去玩,领导们要开会学习、讨论重大问题,开玩笑不得的。听了干部的冷说辞,我们小伙伴们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说散了散了,谁吵抓谁去游村呢。于是一窝蜂往外跑出了大队部。
白天我们小伙伴在大队做游戏,比如与小伙伴拍烟纸折叠的烟纸盒,打雪仗之类的趣事。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些天的晚上,白天村民们还要参加集体生产,而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去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学习,因为年龄太小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母亲开会也不能随便请假,于是拖我们两兄弟去大队部开会。
[1]村委之前叫大队,应该是特殊时代的叫法,估计就是按照部队战时的编制设置。大队后面又改成村委。我们村所在的大队部,当时还有一部“摇摇电话”,这是大队最为值钱的东西了。为什么叫“摇摇电话”呢?因为那时物质还达不到现在的水准,技术水平也还很落后。电话不像现在的数字电话,按几位数字就会自动接通。那时必须先接通总机,然后请示总机再转拨要打的电话,当时一有情况,电话就响个不停。凭着每村的这部电话,联系着与外界的上传下达。
那时大队部都推行干部值班制度,我记得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以后,我参加工作时的支部书记叫蒋继国,是部队复员回家的,很有魅力。遇到重大的问题,他眉头紧锁,思考问题比较周密,走路虎虎生风,不愧是部队的大熔炉锻炼出来的复员的解放军战士。那时的我对他很佩服,心想长大了我也要当个支部书记,好管理全村的事务。当时村里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支书,支书在村里有着绝对的权威,而且当兵进厂,没有大队支书的签字,那绝对办不了手续。那时的支书公章不离身,因为村民有太多的条子需要大队盖章,没有大队的章,银行不能取钱,甚至有一段时间出门在外必须凭大队支书签发的路条。
大队一楼还设有医务室,有了伤风感冒什么的就去医务室找黄医师[2]。黄医师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记了,但是大家都尊称她黄医师,她是我同学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