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以上的在外工作的老师可以全家迁出农村,成为非农业户口。由于父亲在农村的势力比较单一,刚把户口迁出源村,自己家的田地就被拿了出来,这样由于没有田地,生活就显得更加艰难。当时爹爹、奶奶虽然去世,但随着余大山的出生,一家五口人全凭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勒紧裤带过日子,除了能吃饱饭其他都是奢望,感觉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苦。到了以后,父母干脆把旧房子卖给了阿杨,这样我们家与源村就彻底没有了什么联系,只是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回去祭祖扫墓。2021年,随着我家的朋友阿忠的去世,我家基本上没去扫墓,只是委托一个关系比较好的,让他去扫墓烧点纸钱。
我对农转非后父母立即把田地拿出来,一直有一些耿耿于怀。有些人从农村出去工作二三十年之后,他在农村的田地还没有拿出来,而我家做损自己家的事为何如此决绝?这也许就是父母的智慧吗?父母把自己家的田地拿出,意味着我们三兄弟再也没有几亩田地可以把我们今后几十年的生活支撑,我们唯有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在社会上拼得一席之地才有生存之道。我知道已经断了自己的后路,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选择的,读书拼搏就是唯一出路。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让我们三兄弟没有了退路,只有选择前行背水一战,要么成功走出一条星光大道,要么就此一无所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父辈的大胆决策让我们这个家庭走向新生,几十年后,我们仨兄弟有各自的事业,日子都过得不错,终于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知识改变命运,逆境唯有自强自立,经历过浴火的洗礼,我们三兄弟像凤翼破茧燃起了新生的光芒。
隔壁蒋村还有阿贞、阿发、阿荣、唐贻龙几个同龄人。阿贞头脑灵敏智商高,他的数理化在初中时就比较拔尖,是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一直作为重点生培养的对象。他也一直在重点班学习,作为尖子生,老师一直给他开小灶,这样他在初中时就显示了过人的能力。让我这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差生自愧不如,尽管我也比较努力,而且懂事也不晚,可无论我怎么努力,他每次的成绩都远远碾压我们同龄人,令我等汗颜不已。
同时,他的智商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棋盘上。每次下军棋与他对垒,只要我吃他一小棋子,他就牢牢地记住了我的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