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老师个子不高,仪表庄重、整洁,头发喜打头油,看起来挺光鲜的,让人感觉他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认真、负责的老师。他爱穿皮鞋,总喜欢在皮鞋底加一块铁片之类的,走起路来老远就听到是他老先生来了。
我们这一届有四个班,A至D班四个班,其中A、B班是重点班,C、D班自然是普通班。顾名思义这重点班就是重点培养,用超常规的教学方法,期望通过魔鬼训练、高强度的题海战术、高超的教学技巧,希望在短时间内能打造一支教学加强版的“加里森敢死队”。
至于C、D班则听天由命吧,能考几个算几个,大专、中专甚至是中师也不错了。事实上,这种分班有它的先进性一面。强者与强者在一起,他们能开足马力,相互暗中过招,能更大化地激发他们各自的潜能。在这种竞争更为激烈,优胜劣汰、适才生存的环境中,更能把他们的隐藏的潜在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记得是第二学期,按照学校规定要求分一个文科班、三个理科班,A、B班为文科和理科重点班。老师动员各位同学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自报学科。由于要求学文科的人多,所以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
这是一个涉及个人前途、命运的重要的分水岭。如果能综合自身的实际,有选择地选好自己喜欢的学科,那对自己来说肯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如果不能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学科,那对自己而言将是一个痛苦的历程。
选择大于努力,这是一个经过无数教训得出的一条金科玉律规则。选择的关键就是如何去判断,判断力的高低就决定了你的今后的成败得失。有人因为放弃了本该去坚持的事业,从而失去前进的斗志和方向,南辕北辙注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于我而言,数理化成绩极不理想,如果学理科的话就等于进入了死胡同,很难有发展前途。而如果去学文科的话,努努力,加一把劲,或许还能有一线希望吧。虽然数学成绩一直是我的硬痛,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这个坎,有人就形象比喻说,我这个笨人学数学就是八十岁婆婆拜堂——空费一对蜡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