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及。虽然不是特别专业,但在高中时代也算一枝独秀、鹤立鸡群了。当年在学校一直充当着活跃分子,每有活动总在台前台后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由于身藏绝技,且又有语言天赋,更兼有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所以深得众多女老师们以及众美眉们喜欢,特别是深得女班主任的宠爱。
当年咱A班的班主任李花,人如其名,长得如花似月、闭月羞花,她在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一天周末,众位大侠闲得蛋痛,哥几个在寝室私下讨论,众兄弟认为李花的名字总感觉欠些什么,缺少些浪漫气息,颜色单调而又平淡,就更像一杯白开水,完全体现不出她优雅、艳丽的一面。而且众哥们认为,做人不能那么机械,人云我云做个跟屁虫有啥意思?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岂是新时代青年所为?而应当给美丽大方、婉约柔美的李花取一个艺名才更匹配,也更显得咱哥们有文化品位、艺术细胞。
于是,经过众大侠们三天三夜的口干舌燥的争执,正方与反方唇枪舌剑、短兵相接,直弄得狼烟四起、烽火遍地。甚至有的大侠想到类似于征婚一样,众兄弟慷慨解囊在报刊登报为其求艺名。最后,阿悦、阿材、阿华几位好兄弟好言相劝,好话说了一箩筐,对提议报刊求艺名的阿勇进行了紧急规劝。主流意见一致认为,这样大张旗鼓、大动干戈地紧锣密鼓求艺名,会给李花同志带来负面影响。据说李花同志思想上要求进步,组织正在考察她呢。这样做效果适得其反,李花同志如果知道的话,本人也不会赞成这种馊主意。于是,阿勇才勉强收回成命。
这边偃旗息鼓、你唱罢来我登场,那边争得面红耳赤、烽火连天,众大侠们为李花艺名事儿争得面红耳赤、不可收拾。有的认为李花同志应当叫花儿,有的引经据典说应当叫她茉莉花。说花儿的依据是顺风顺水,听起来既简单明了又舒服,既不夸张又贴近生活。取茉莉花的依据特别充分,当年那一首《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风靡全球。她的格调高雅、优美,这首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征服了多少少男少女,甚至连老男人、老女人都唱得出来。据说50年代时,邓丽君以这首歌而登上歌后,茉莉花功不可没、功标青史。如果不把艺名叫茉莉花的话,那太对不起人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