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选错了对象。”
\n
封析扬有些不明白,疑惑地看着竹韵。
\n
竹韵解释道:“煤气灯效应最早起源于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 20世纪初期改编成了电影《煤气灯下》,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丈夫通过不断制造事端,让妻子质疑自己的记忆和理智,最终达到控制她的目的,由此有心理学家提出了煤气灯效应这个概念,是指通过长期的打压和否定,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受害者产生自我怀疑。”
\n
封析扬:“你为什么说她选错了对象?”
\n
“因为我事先了解过,这名犯人的妻子与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性格不同,她生长在家境优渥的环境中,热情奔放,自信开朗,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样性格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本就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确实,可能一开始因为感情或者其他什么因素,那名犯人对她的精神控制有了效果,可当真的面临死亡,他的妻子醒悟了,并对此进行了反抗。”\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