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定睛望去,安国那位老者所写字迹苍劲,笔尖轻触宣纸,落下时如龙腾九天,气势磅礴。
\n
有人道:“好好好,这手字颇有当年宇老的风范,他当年可是名满锦城乃至天下啊。”
\n
落笔停下,老者叹息道,“正是老朽师父,他老人家十年前西去,我不过学得一点皮毛,献丑了。”
\n
老者名唤李望飞,说罢他微微朝前,随后宫人拿起他所做之词,自成气候,一派豪放之意,不少人拍手称奇。
\n
“宇老虽出生安国,却是在锦城长大,这手好字确实继承了几分神韵,岂是后辈能比。”说话之人,是锦城太清书院教书的先生,李然亦是他亲传弟子。
\n
这话分明意指段南萧一个黄毛小子,不自量力。说这话时,不由对上叶楚悦一记眼神,登时就闭了嘴。
\n
彼时,殿前忽地飘来淡淡檀香,伴着细微的铃铃声吹入耳中。一众蓝衣僧人迎风缓步,鹤立在高台上,慈目微垂。
\n
为首的老僧袈裟傍身,两鬓虽斑白,双目有神,绝非泛泛之辈。
\n
问过才知,他竟是小和尚的后辈,法号如心,手上留着祖辈传下来的国师字迹,是以,他才是当今最有资格评判仿《古寺》一诗的人。
\n
见高台上鹤发僧人闭目转珠,面容和善,李望飞捏揉宣纸,走上前,其余两国的人作完,哈腰低头呈到台前。
\n
正午当头,红木桌上的檀香烧得更旺,浓郁的香烟喷得双目发酸,瞧不清对面之人是何神态。
\n
众人的心跳声慢几拍,迎冷风瑟瑟站立,未作催促。
\n
半晌,老僧掐珠子的手顿住,树皮般的眼尾微抬,眸光一开一合,末了一句。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