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要知道乾隆的梓宫可还在景山观德殿里放着呢!遵化的陵寝尚未完工,上千名杠夫也才刚开始操练,就算放弃北京城“西狩”,怎么也得先把先皇下葬吧。否则他还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就在两个月前,清廷收到了尚虞备用处密探从关外传回的一封密报,上面详细讲述了北海军攻打盛京城期间的见闻经过。
在阅读这份密报时,嘉庆注意到北海军在攻打盛京外围的过程中,并没有破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甚至在战后还派兵看守,这让他长出一口气的同时,也颇感意外。
作为心腹的军机大臣董诰也看了密报,他在思考了两天后,向嘉庆建议,不如以此为突破口,和北海镇展开私下谈判,以盛京皇陵和高宗纯皇帝的奉安大典为由,多争取一些时间。
嘉庆经过反复思量,无奈的同意了。毕竟能多拖延一些时间,就能从各地征收到更多的税款。他和乾隆这几年已经通过内务府向西安转移了白银一千五百万两,粮米四百万石。听起来好像很多,可朝廷一旦迁到西安,视若生命线的漕粮就再别想了,直属内务府的大笔税款也没了。
比如苏州织造、江宁织造、两淮盐政、长芦盐政、河东盐政、粤海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九江关监督、淮关监督这十处,每年应交内务府税银基本维持在两百万两以上,占了内务府年收入近八成。
所以对他来说,北海军要是能晚些入关,起码能多带走几十万两白银。
策略是定下了,可怎么联系呢?找北海镇在京城安插的密探?以前这种事都是和珅负责,直接向乾隆汇报;自从他叛逃,这条线也就断了。
董诰给的建议是不要从山东那边联系,而是要着眼于锦州。
他倒不是不信任刘墉,而是此事干系重大,山东那边情况复杂,士绅不稳,一旦消息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