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安排。虽然嘉庆下了严令,可两万多人不是说走就走的,他们很多人都和当地汉人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别看清廷自驻防城设立之初就要求旗人除当兵当差外,不准从事商业、农业等任何其他职业;旗兵及其家属被严格禁锢在满城内,主要任务就是军事训练、出差当值、奉命出征。可经过了一百多年,生齿日繁,想跟当地汉人社会完全隔绝根本不可能,更别说繁华奢靡的江宁了。
在乾隆二十一年之前,清廷规定各地驻防官兵死后必须要回京安葬,家里有孤儿寡母或是老人生计艰难的,也要回京居住。这就是“归旗制度”。
问题是随着驻防日久,很多旗人与京师的联系逐渐松弛,归旗过程也给驻防旗人和沿途地方造成较大的困扰。于是清廷在乾隆二十一年正式颁布《驻防兵丁置产留葬例》,允许驻防八旗在当地购置产业,病故后就地埋葬,家人也不必回京。
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里,各地驻防八旗的土著化进程迅速加快。很多旗人家庭都在当地购置产业,买铺子的、买地佃租的,甚至还有和汉人通婚的。现在要让这些人放弃产业,然后抛家舍业的西迁,想想都令人头大。
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可绵恩哪会管这些。他告诉庆霖,年底前撤到荆州的旗人家眷不得少于三千。庆霖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遵令。
绵恩走后,庆霖枯坐书房内陷入了长考。他几度想提笔给袁枚写封手札,甚至想亲自去趟小仓山质问对方,最终都放弃了。思量来思量去,庆霖最后无奈的得出一个结论。
满人入关至今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年,四代君王用尽各种手段,一手以文字治罪束缚人心,一手以优待士绅拉拢人心。而他父亲尹继善和兄长庆桂更是一生潜心儒学,善待结交江南士林的汉人英才,奖扬斯文,引导风流,为朝廷稳定东南费尽了心思。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汉人终究是不甘心!他们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