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沐雨,檐角悬着的太极铜铃在风里叮咚作响,十六枚卦符随着竹帘间透进的风息,时起时落。
一豆孤灯明灭,王太医身披鹤氅,他双目轻阖,浑然一副超然物外的模样。
在他的对面,药童药女也席地而坐,正一板一眼学着师尊的样子参禅打坐。
堂内桌上摆满了医书,其中还夹着半卷《清静经》,纸页被穿堂风掀起时,露出“夫道者,有清有浊”的字迹。
竹帘外松涛如怒,恰似王太医此刻心境——面如平湖,暗流汹涌。
王景仁,字介庵,江南绍兴人,时年七十二岁。
王太医出身江南杏林世家“青囊王氏”,祖上可追溯至北宋太医局提举王惟德。
家族世居绍兴镜湖之畔,以悬壶济世闻名三吴。
王景仁自幼聪慧,三岁明辨百草,六岁施针点灸,十岁通读历代医著,弱冠时便已名动钱塘。
元廷曾许以高官厚禄,邀他入朝为官,却被他三请三拒。
“宁为布衣郎,不作外邦臣。”
元至正十六年,李善长以“医天下顽疥”说服王景仁,将他引荐给朱元璋。
后来在鄱阳湖大战中,王景仁凭借高超医术,挽救千余将士性命,获朱元璋亲赐“杏林圣手”牌匾。
大明开国之后,洪武三年擢升六品太医院院判,主持编修《御制大明药典》;洪武八年,兼领四品礼部祠祭司郎中,执掌太医院与天地坛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