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两人一起弹棉花。
\n
肉眼可见,木制绳弦大弓效率远超竹制线弦小弓。
\n
【当年黄道婆的改良沿用至今,现在我国某些地方还能见到木制绳弦大弓踪迹。】姜叶手中率先弹完自己那份棉花。
\n
“大弓确实比小弓好用。”用上木制绳弦大弓的古人们肯定点头。
\n
“等以后我们有了棉花,就直接用大弓!”之前朝代的百姓们道。
\n
没一会儿江雪也用小弓弹完棉花,后台工作人员们把已经演示完的工具撤下去,并送上来新的纺织工具。
\n
【说完黄道婆在擀、弹方面的改良,我们接下来看黄道婆在纺、织方面的成就。】姜叶对观众们道。
\n
诸朝古人们惊讶,“居然还有,那位黄道婆太厉害了吧。”
\n
【纺指的是纺线,棉花弹蓬松以后,就可以纺成棉线,而黄道婆那时大家用。的是单锭手摇纺车,每次只能纺一根棉线。
\n
后黄道婆在纺麻的脚踏纺车和单锭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明了三锭脚踏纺车,可同时纺三根棉线,效率一下翻了三倍!】姜叶让大家看单锭手摇纺车和三锭脚踏纺车的区别。
\n
哪怕是外行人,也能看出两者间的差距。
\n
就在百姓们惊叹之际,突然有弹幕评论:“三锭脚踏纺车,宋朝时期就有了,怎么能算黄道婆发明的!”
\n
“司马大人……”北宋,宋仁宗时期的朝臣看到司马光的话上了天幕,不禁欲言又止。
\n
而说出这句话的司马光本人也是一愣,“怕什么,本官身正不怕影子斜。”
\n
“诸位可别忘了,黄道婆可是元朝人——宋末元初的元朝!”司马光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