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时间若是太短,倒不能说明什么,也可能正是巧合。”赵匡胤淡淡地说。
\n
“是、是。”张光翰一头冷汗流下来,浇灭了脸颊上羞愧的炙热,“我回头便去翻查长孙思恭与刘铭川、张宏远近十年的奏疏,即便挑灯夜作,这硬功夫也不能省却。”他反省认错的速度也堪为一指。
\n
“不用这么麻烦。”赵匡胤笑意温和地说,“查一个人就行了。”
\n
“哦?”张光翰有些不解。
\n
“岐国公李茂贞。”
\n
第16章 闲话
\n
与前朝紧张的局势相比,后宫的形势便要算得剑拔弩张了。解忧省亲回来,之前的那般惬意自在已经一扫而空,从景福宫上上下下都在为皇贵妃即将受封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随着长孙都督的车马离京师越来越进,这场大封赏的筹备工作也渐入尾声。可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发现事先筹备的疏漏颇多:先是受赏当日要戴的那顶十六翅鎏金凤凰于飞冠,在心细如发的秋燕检查之下,居然发现镶嵌在冠后的九粒红珊瑚中,竟有三粒是用颜色相近的玳瑁珠替代;接着又发现那条长长的深紫色的霞披,居然不是用的整匹布,而是两块绸缎相驳而成。然后又是画院中准备由皇贵妃焚祭上天的画卷被老鼠咬了一个小洞,御膳房备下的贡猪饿瘦了几斤……林林总总的,都集中在几日发现。
\n
其实,这几个差漏虽然都在不起眼之处,尚冠处与尚衣处也做了解释,但在长孙妃看来,能出这样的工作疏漏,可见对她受封一事的心不在焉。偏偏这两处的尚职又是自己新晋提拔之人,位置还没做热,就打了主子的脸。再想想皇后管肃后宫多年,也从未出过这等事。孕中多思,再加上恼怒不堪,竟有几日便恹恹地躺在床上只唤胸闷。
\n
这下大家可都慌了神,受封大典眼瞅就在跟前了,主角偏偏在此时倒下,御药房索性在景福宫排上了班次,一日四班,由一名御医守着,断不可再出现类似“胎气紊乱”的事情。柴荣看起来也颇为在意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