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坤宁宫当值,品衔便由四品起,最高可至一品。而到延福宫,最高不过是四品宫人,皇后此举想来也是别有用心。解忧想到霜儿那副浅笑嫣然的模样,却也不好说什么,只淡淡道:“霜儿姑娘机灵能干,在皇后身边也有些日子,如今能帮着郭妃娘娘,也是好的。”
\n
宫女向来嘴碎,最爱传闲话,她多年在外殿伺候,如今好不容易换进内室,便以为得了脸,有一肚子闲话想说。却见解忧没有接下去的兴致,只好悻悻地接了赏银,打道回宫去了。
\n
那宫女刚走,昆玉殿的赏赐便接踵而至。颇感新鲜的是,秦妃的赏赐是一排六名的小伶人,各个样貌清秀,嗓音别致,年龄不过十二。一开腔,便艳惊了四座,唱的倒不是寻常宫曲,尽寻了些情歌小曲慢吟,显得这融融春景越发情思意长。还捎带了一句话,“只许让他们唱五首曲子,要唱多,倒了嗓子了。便要解忧到昆玉殿唱曲半年,方算赔偿。”
\n
解忧也习惯了她这脾性,不过置之一笑,有意点了音调漫长的《西洲采莲曲》,让诸伶人一遍接着一遍唱,奸笑道:“我只让他们唱这一首曲子,若还是把嗓子唱倒了,那便只好怨秦妃娘娘教导无方了。”
\n
一拨接着一拨的赏赐,让赵宅上下觉得颜面大增,各个喜形于色。也引得旁人艳慕不已的目光,纷纷打听这是哪家新贵,竟得如此圣眷?有些惯于闻风拍马的,便挤到了跟前,又是要交换名帖、又是要共游赏春,与方才冷落的场面大相径庭。赵匡胤本就不爱与这些官员耗费精力,又想陪赵母与贺氏安心赏春,便让匡义一并去应酬周旋。
\n
看着幼弟在众人见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模样,赵匡胤先忍不住称赞起来,“匡义入仕不到一年,就能与朝中各级官员,无论品级、出身、官职,相谈甚欢,这等交际本事,便是我远远不及的。”
\n
赵母在一旁听了,眉开眼笑道:“你是长兄,性子自然沉稳内敛些。匡义这孩子,从小就是个猴精,左邻右坊没人不喜欢他,什么亏也轮不到他。”赵母捻了颗话梅放入嘴里,谈起自己的孩子,她总是喜滋滋的,“说起来,这倒跟解忧有几分相似,这丫头也是,手勤嘴甜,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