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在胸口许久的话终于吐露了出来,林清闭了闭眼,虽然早就发现了身边的长辈们正在一天天的老去,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那次他大婚就是见到荀夫子的最后一面!一想到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这位恩师,林清的心就一阵阵的抽痛!
他永远记得自己刚刚到这个世界的几年中,自己有多么的浑浑噩噩,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就像大海中的一艘小船,随波漂流,至于具体驶向何方,他自己也不知道。
若不是荀夫子当年一次次地教诲、若不是他到家中去劝说,那么就没有今天的林清。可是他却连奔丧都无法回去一次!这对林清来讲,是何等的残酷!
自从林清打退了瓦剌的试探后,瓦剌和鞑靼都一下子老实了很多,再也不敢随意骚扰大明边境的百姓。而林清趁着这半年来,利用自己辽东巡抚的权利,下令在辽东地区推广火枪队的训练,并且派遣铜城火枪队的队长到各个其他的城镇去帮助他们进行训练,好让那些枪支不至于蒙尘,也好让辽东的边境军事实力更加稳固。
除了这条政令,林清利用火枪队的威名,专门保护大明商人进行边境贸易,让辽东地区的边贸发展一下子火热起来,甚至好多闻风而动的商人也跑到了边境上来,准备大赚一笔。毕竟以前不安定的时候,虽然知道边境贸易赚钱,可是银子再多没命花也没用。如今可是不一样了,有火枪队保卫着,只要上交一成的利给朝廷,就能保证自己的生意顺顺利利地做下去,何乐而不为?
商业的发展,资本的流动,自然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繁荣。这些南北商人既然有大批量的货物要运送过来,就需要在这里吃穿住行,需要劳动力,那么就会让这些原本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小城镇,开始焕发出生机。不消半年,铜城就连城门都焕然一新,加高了许多,看着就比原来的要气派坚固很多。
再多的事情,林清这边却很难再深入推行下去,原因无他:地方上的实力和中央的指挥力道都不够。现在他能顺利地推行这些举措,大家都是看在一个利字上。
只要有利益可图,有银子可拿,哪里还管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