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
她心知长子不是丈夫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无关母亲的偏心,而是一国之母的审视。
她爱病已,自然希望太子登基之后,能够继承父皇的理念,推行父皇的政策,可丙吉大夫说得对,她和陛下都没得选。
……
陛下迟迟不颁立太子的诏书,刘奭的老师惴惴不安,却不敢告诉皇长子。
因为皇帝杀人,父子俩有了离心的征兆,若这回再闹,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立太子关乎国本而不是小事,若他们从中作梗,还不知道有没有命活!
刘奭没心思关心这个,他如今因为父皇的考校,日日绞尽脑汁,唯恐惹得父皇不高兴,尤其是经过与弟弟的对比,他沮丧地发现,弟弟方方面面都更像父皇。
思维像,方式手段也像,上回父皇问他们:“如何对待百姓?”
刘奭回答:“爱民如子。”
刘珏还没有躲进内殿,闻言想了想,写下一行字:“问民疾苦,降低盐价,颁布大赦,审慎刑狱。”
刘奭怔怔地看着,简直惊为天人。他是因为老师同他讲学,才知道如今大汉的百姓因为盐政而苦恼,可更详细的信息,老师没有告诉他。
盐价的问题,是弟弟自己发现的,还是父皇毫不忌讳地将朝政大事同他讲?
不论哪一个都叫刘奭沮丧,等过了半个月,他听说父皇下发了一则诏书,让每个郡县派出小吏,深入乡里,询问各家百姓有何困难,最后针对性地汇成奏疏,直达宣室殿,并不经过尚书台以及朝中重臣之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