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封皇次子刘珏为淮阳王,与颁布立太子诏书只相差了一天。
封王诏书中提到“王之待遇,一应仿太子之制”,唯独车辇的颜色,车令的俸禄有所不同,前朝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张安世反对得最厉害,他从前便是制定礼仪出身的,虽不好儒,却也知道淮阳王待遇堪比太子,实是不稳定因素。
恐怕陛下听进了御史大夫的话,又没有全听!
张安世坚持明哲保身,可自从朝臣请立太子,他三番两次地破功,想要安稳地干到退休,怎么就那么难?
当天下午,皇帝指了大将军兼尚书令张安世做淮阳王太傅,肩负教导之责。
张安世:“……?”
刘询抱着刘珏谆谆教诲:“纵观朝堂,张家枝繁叶茂,算得上名门,上一任家主张汤乃武帝朝重臣,张贺更是于我有恩,可惜张安世太过谨慎,除去霍光死后投靠了朕,他从不多说多做,朕看他不怎么顺眼。”
看人不顺眼,就要塞给他?
小孩睁大了桃花眼,刘询连忙解释:“他本人还是很有本事的,过目不忘,儒法兼修。当年武帝在时,他就做了尚书,脑中记有兰台的所有书册,不管珏儿问他什么,他都能回答出来。”
刘珏眼睛暴亮,这不就等同一座移动图书馆?
很好,这个太傅他认,张家的势力也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