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股寒意,自从做了淮阳王太傅,这股寒意几乎隔几日就造访。为此他还专门请了太医令,太医令夸他身体远比从前康健,张安世自己都怀疑了,难不成给聪明的小孩当太傅,还有强身健体的好处?
其余老师上任前分外忐忑,实在是淮阳王身上拥有着太多传说。陛下对他偏心到没边了,连法家最厉害的大才都派了过来,万一教不好,他们难免吃到挂落。
法家大才也很担心,而今谁不知道太子好儒,法家的老师在太子宫中犹如摆设,若是淮阳王的喜好和兄长一样,那他本事再大也毫无用处啊!
教授刘珏的第一天,他们的烦恼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殿下的聪慧程度让他们震惊,不论儒家还是法家的经典,殿下竟都已熟识,在刘珏写下对于《韩非子》的见解的时候,法家大才张了张嘴,捧着竹简的手都在颤抖。
言之有物,实在是言之有物!殿下并非拘泥前人,而是有着独特的思考,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这多么难得啊,法家大才深吸一口气,眼底放出灼热的光。
刘珏担心地看着他,老师全身抖得厉害,要不要请太医令来看看?
自己虽然写得挺好,但也没有那么好。
比起商鞅、申不害和韩非这类天才,淮阳王殿下觉得路远且长,等嗓子好了,他就要全力争储,在钻研学问的道路上,他定是不如人家了。
从不得不教,到乐在其中,老师们迅速变化态度,热情似火地往来家宅和宣室殿。
连太子宫中的儒师都有所耳闻,担忧地窃窃私语起来:“难不成淮阳王天资过人……”
“天资过人又如何,生有哑疾,不成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