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放告、文书派发,但凡知县未亲自指定的差事,皆由承发司吏分派。
在衙门里当差若开罪了这位爷,好差事轮不上,苦差事却次次少不了。在皂隶眼中,这位周承发简直比阎王爷还难应付。
承发房门口摆着张长条桌,桌上散着数十竹片,并排放着两个竹筐。
周承发端坐桌后,此处正是考勤签到之所,每日卯时签到,所谓“点卯”便源于此。
且明朝并无周末休沐之说,天天都得准时应卯。
见林峰二人前来,唐承发面无表情地拈起一块竹片,“啪”地扔进左手竹筐。
这套考勤法子既省纸张又高效,只道是未入筐的竹牌便记作迟到或旷工,只需记录少数违规者,笔墨开销大为节省。
片刻之后,大堂右侧县丞衙方向传来三声云板脆响。
堂下众人顿时噤声,依照班序肃然站立,偌大的庭院顷刻间鸦雀无声。
此刻安寨县衙当值者二百余人,虽部分杂役未至大堂,但院中仍黑压压挤着百数十人,将青石板地面站得密不透风。
升堂鼓声骤起,众人肃立整装。
周承发整理衣冠,快步站入大堂班序。左侧最上首是典史这位“班子成员”,其后依次是六房司吏、架阁库司吏、承发房司吏、阴阳官等相当于正科级的中层干部,在堂内按品秩肃立。
各房副职多称典吏,虽与典史仅一字之差,品级却低了两等,相当于副科级,此刻都站在堂下靠近月台的位置。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