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把剩下的栗子都倒进保温盒:“明天我再炒一锅来,咱们接着烤。”赵阿姨也说:“后天我带面粉来,教孩子们包饺子,等小夏爸妈回来,就能吃现成的。”小夏把火车票小心翼翼地夹在绘本里,笑着说:“我要把绘本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知道暖心角有多暖。”
苏晴锁门时,回头看了眼暖炉——炭火还泛着红光,挂毯在暖光里飘着,雪人戴着小围巾站在门口,像个小小的守护者。她掏出手机,拍了张雪地里的暖心角,灯光透过窗户,在雪地上投出小太阳的影子。朋友圈配文:“冬日的雪会化,但暖炉的火、大家的心意不会冷——这束星光凑成的太阳,连冬天都能捂热。”
评论区里,小夏爸妈回复:“已经收拾好行李,带着老家的花生,等着跟大家一起围暖炉!”王师傅也说:“明天我带点铁板来,咱们在暖炉上烤花生,更香!”苏晴笑着回复,雪夜里的冷风裹着烤红薯的余温吹过来,她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因为她知道,明天的暖心角,又会凑起新的星光:马大爷的栗子、王师傅的铁板、赵阿姨的面粉,还有小夏爸妈带来的老家味道。
这条街的冬天,从来不是冷清的。是暖炉里的炭火,是手里的热姜茶,是缝着全家福的挂毯,是每个人递过来的那点热乎气,凑在一起,就成了能把冰雪都融化的太阳。而这太阳,还会陪着大家,等着春天的花架发芽,等着夏天的绿豆汤熬好,等着一年又一年的温暖,慢慢写下去。小夏爸妈回来那天,天刚蒙蒙亮,孙哥就推着三轮车去了车站。车斗里垫着李奶奶织的厚毛毯,保温桶里装着热乎的红枣姜茶——怕路上冷,特意多带了两杯。“小夏盼了这么久,可不能让他们冻着。”孙哥搓着手站在站台,看见远处的火车头冒白烟,立刻直起身子挥手。
小夏早就等在暖心角门口,手里攥着刚画好的“全家福”画,红围巾被风吹得飘起来。听见三轮车“吱呀”的声音,她立刻跑过去,扑进妈妈怀里:“妈!你们终于回来了!”小夏妈妈抱着她,手里还拎着个布包,里面是老家的花生、红薯干,还有给李奶奶带的手工绣花线:“这线颜色正,您织挂件肯定好看。”
大家都围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