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不然得话就要罚钱。
他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看这些事情,所以必须要限制一下投信的条件,要不然自己也不用干别的了,就每天看这些信件就可以了。
当然,除了百姓之外,更多投信的人就是一些士子和一些商人。
士子投信主要是讨论一下国家大事以及对于朝政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得到秦天的青睐。
对此秦天倒是没有问题,要是有人才自己还是会启用的,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是有学识和才干的人,破格录取不走科举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这个门槛非常高,如果不高的话,那对于那些科考的士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至于商人,主要还是想让秦天多给商人一些优惠政策,想要用商税来做交换。
对此秦天没有什么意见,尽可能在他可以给的优惠之内放开对商人的约束。
毕竟商人对于国家经济的流通还是很重要的,秦天不打算打压商人,以往周国的皇帝都是采取的重农抑商的政策。
秦天却是改变了这个思路,让商人的孩子也可以参加科考,享受当地的福利待遇,商人并不低人一等,都是大周的百姓。
现如今无论是百姓还是商人,对于秦天只有一个感情,那就是敬仰和尊敬,秦天用他自己的仁政赢得了民心。
现如今珲其学着秦天的做法,他现在可没有什么顾虑,虽然他自己也有几百亩的田地,但是他根本就不需要,压根就没有种过,只是给百姓耕种。
自己只要少数的租子即可,要知道他的官职可是高达正二品啊,即便是在奥斯曼帝国这个月薪不高的国家,也是非常可以的了。
毕竟官职摆在那里的。
另外就是他既然要造反,那就必须要赢得民心,只有自己赢得了民心,而斯路云失了民心,那珲其才有可能造反成功,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命令都传下去了吗?一定要反复强调,不得取百姓一分一毫,如果谁敢不听命令,军令处置!”珲其看向下方的将军。
“是!”众人应道,随后转身去传达命令。
珲其也没有干坐着,他则是带着一队人马给这刚刚攻下来的城池的百姓分田。
珲其按照周国的模式,依靠人口的多少来分配土地,家中的人口只要是十二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分田。
至于十二岁以下的孩子,等到了十二岁之后,就上报给珲其,到时候也会分田,不会少了田地的。
珲其按照一人三亩地的土地进行分田,当然,这只是按照上田来划分的。
还有中田和下田。
中田就是五亩,而下田则是十亩地,为什么这么多呢,奥斯曼帝国处于亚洲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