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靖沉声说道:“大王,臣愚见,河东此战,是不是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
“……卿此意是?”
李靖说道:“臣敢请先为大王分析河东局势。”
“请说。”
李靖说道:“刘武周兵败,晋阳为唐军收复。晋阳坚城;秦公,臣深知之,知兵之士也。城既坚,将又智勇兼备,晋阳必成唐军稳固之据点。这亦即是说,纵然我军攻下了灵石,再进围晋阳,没个少则月余,长则数月,晋阳,我军怕亦难以攻克。且长安唐王,又一定会再增援晋阳。这样一来,我军陷入持久战,消耗巨大,便最终攻下了晋阳,臣虑之,也得不偿失。
“这是其一。——并且这一点,还是在没有宇文化及强渡大河,已围黎阳的前提下。
“其二,即宇文化及已围黎阳,若其南下河内,河东局势如方才臣之所言,势将更复杂。因此,臣以为,当前情势下,何不暂止河东此战,还师河北,集中力量,改以先歼宇文化及部?”
李善道摸着短髭,考虑了片刻,说道:“药师,你对河东局势的分析甚是透彻。确实,晋阳坚城,李世民善战,我军便是攻下了灵石,晋阳城也不易攻取。但还师河北,改以先歼宇文化及部,……药师,宇文化及拥众十余万,悉精兵也,怕他不好歼灭吧?”
李靖从容答道:“大王,宇文化及虽众,然有两弊在彼。”
“哦,是何两弊?敢闻之。”
李靖说道:“宇文化及弑主,其心腹诸辈,皆因利合聚,并因司马德戡等之乱,上下猜疑,其弊之一也;其众虽多,然俱思归关中,是无坚战之心,只要我军能将之败上一阵,其众必乱,其弊之二也。故此,臣以为,我军还河北以后,只要上下同心,歼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