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亲临前线!念及此,稍微缓解的担心和牵挂,不由再浮上心头。
可惜徐世绩仍在李密帐下,未归李善道!若徐世绩归从了李善道,她这个弟弟的用兵本事,她颇知晓,或许能够帮上李善道一二!徐兰收好李善道的诗,案匣中取出了一封书信。便是徐世绩前几天写来与她的。信中,徐世绩没说公事,李密方面而下的情势,他半句未提,只言家事,问候了一下她与他俩父亲徐盖的身体,自言了下自己的身体,此外别无它言。
李密方面於下的情势,徐兰听魏征提过,倒不必徐世绩说,亦有些许了解。
说来有点令人诧异,王世充屡战屡败,早在一个多月前,李善道兵进河东时,洛阳城,李密好像就已经唾手可得了,但使人想不到的是,从那时到现在,大小仗李密又打了五六场,王世充依然是一败再败,却这洛阳城的城门,李密至今始终不得进入!洛阳还在苦苦支撑。
王世充此人,用兵的能力不够高明,不是李密的对手,可在韧性这块儿上,端得非常人可比。
不仅苦苦支撑,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的消息传到了洛阳,洛阳留守群臣,出於稳定人心,继续守城之目的,而且不久前,拥立了越王杨侗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皇泰。尊杨侗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又以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掌朝政。段达等七人,被时下洛阳士民呼为“七贵”。瞧这架势,洛阳怕是还能再守下去。
再守下去也好!
最起码,洛阳不下,李密就没有余力来打河北。
这样,李善道一方,现就不致陷入内外皆敌的境地,李善道就能全力以赴,对付宇文化及。
轻轻地叹了口气,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