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形势相当危险!
亏得王君廓用兵,有李善道之风,向来留有余力,置有后手,此次虽是为了避免李善道的责罚,不得不发起奇袭,他一样也是留下了后手。后手便是,他预先在撤退路线上设下了伏兵。靠着伏兵,他乃才稍微得以喘息。唯无奈他可留设伏兵的兵数太少,才三二百人,故终是难以阻击上万敌人之追。却其伏击,仅起到了些许的作用,没有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
直到撤过了山区,入夜以后,宇文化及部的兵马还在追击。
眼见得夜色渐深,若再不摆脱敌人,要么被敌人追上,陷入重围,要么恐怕本部的兵马亦会因夜深之故,不能再成建制的撤退,没准就会出现离散之危。王君廓饶是狡黠,这个时候也是无计可施。就在他忙乱的时候,萧裕及其所率骑兵,犹如天降神兵,接应住了他!
萧裕的骑兵如破晓之光,瞬间扭转战局。王君廓部士气大振,王君廓当即再次临机应变,与萧裕短暂的计议过后,两人合兵,竟是展开了反击,追兵没有预料到这一变故,阵脚大乱,被萧裕部的精骑冲杀得七零八落,王君廓指挥本部步卒,乘势掩杀,两人合力击退了追兵。
帐中诸人,听完萧德的详情禀报,无不为之动容!
李善道拍案喜道:“王君廓,真有虎胆!萧公亦显神勇!”
——“萧公”也者,自萧裕拒绝柴孝和之招揽,相助李善道反歼柴孝和部后,李善道对他便要么当面呼字,要么当群臣之面,尊称其为“萧公”,以示礼重,而从未再呼过其名。
这一仗,跌宕起伏,只李善道等这些算“旁观”的等人,都深感到了其中的凶险,更遑论亲历战阵、亲自决策的王君廓。“虎胆”两字,放在此际,评价王君廓,当真是恰如其分。
却有一事,原本的时空发生过,当下这个时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